知識架構表

LearnMode學習吧將國小/國中/高中的基本學科應學習內容,系統化整理成樹枝狀結構的知識架構表,師生都能藉此了解學科完整的學習架構、各知識點之間的關係,並可藉此快速找尋平臺上的資源。

*本表僅列出國小/國中/高中知識較為結構化的學科,更多內容請點各學程資源清單版本對照表


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返回【LearnMode學習吧】知識架構表 | 前往【高中地理】版本對照表

 

 

 

 

 

高中地理

1 認識地理學

1-1 地理學研究的範疇與主題

 

1-2 地理學的任務與角色

 

2 地圖

2-1 地圖的概說

2-1-1 地圖要素

2-1-2 經緯線

2-1-3 地圖投影判讀

2-2 地圖的種類

 

2-3 地圖實習(應用)

2-3-1 地圖量測

2-3-2 地圖判讀

3 地理資訊

3-1 地理資訊的蒐集與整理

3-1-1 地理資訊是什麼

3-1-2 資料的性質

3-2 地理資訊與生活

 

3-3 地理資訊系統

3-3-1 地理資訊系統的組成

3-3-2 地理資訊的儲存模式

3-3-3 地理資訊系統的分析功能

3-3-4 地理資訊系統的展示

3-3-5 地理資訊系統的應用

4 地形

4-1 地形作用

4-1-1 地形的作用

4-1-2 構造、營力與時間三要素

4-2 地形類型

4-2-1 風化地形

4-2-2 崩壞地形

4-2-3 火山地形

4-2-4 海岸地形

4-2-5 河流地形

4-2-6 岩溶(石灰岩)地形

4-2-7 風成地形

4-2-8 冰河地形

4-3 地形與人類活動

4-3-1 地形資源

4-3-2 地形災害

4-3-3 地形變遷與土地利用

4-3-4 個案

4-4 地形辨認

4-4-1 等高線地形圖

4-4-2 等高線地形圖的應用

5 氣候與水文

5-1 氣候

5-1-1 天氣與氣候

5-1-2 氣候要素

5-1-3 洋流

5-2 氣候類型

5-2-1 行星風系

5-2-2 地方風系

5-2-3 氣壓分布

5-2-4 天氣系統

5-2-5 氣候分類

5-3 水文

5-3-1 水循環

5-3-2 逕流

5-3-3 水平衡

5-3-4 水資源

6 自然景觀帶

6-1 土壤分布與環境因素

6-1-1 土壤化育

6-1-2 成土作用

6-1-3 土壤的分布

6-2 生物分布、組成及其環境因素

6-2-1 生物水平分布

6-2-2 生物垂直分布

6-3 自然景觀帶的組成及其特質

6-3-1 自然景觀帶的分布

6-3-2 自然景觀帶的特色

7 第一級產業(農、林、漁、牧)

7-1 農業系統與農村景觀

7-1-1 農業區位

7-1-2 農業系統

7-1-3 農村景觀

7-2 農業發展的變遷

7-2-1 農業變遷的因素

7-2-2 農業政策

7-2-3 農民的調適與農業的轉型

7-3 個案-澳洲墨累大令盆地或鹹海的土壤鹽化

 

8 第二級產業(製造業)

8-1 第二級產業的發展與區位要素

8-1-1 第二級產業的發展

8-1-2 製造業工業區位要素

8-2 製造業區位的變遷

8-2-1 製造業區位轉移的影響因素

8-2-2 製造業區位的轉移方式

8-2-3 工業慣性

8-3 製造業與國家經濟的發展

8-3-1 工業化與國家發展:新興工業化國家

8-3-2 工業化與國家發展:已開發國家

8-4 個案:英國

8-4-1 工業化的因素

8-4-2 工業區老化的因素

8-4-3 工業結構的調整

9 第三級產業(服務業)

9-1 零售業區位及其變遷

9-1-1 中地理論

9-1-2 新舊零售業經營方式的改變

9-1-3 都市化消費習慣對零售業區位的影響

9-2 觀光業及其區位特質

9-2-1 觀光業的特徵

9-2-2 觀光資源

9-2-3 觀光業區位的特質

9-2-4 觀光業商圈的特質

10 高科技知識產業

10-1 資訊化社會

10-1-1 資訊革新

10-1-2 資訊化社會特徵

10-1-3 知識經濟的形成

10-2 高科技知識產業的區位

10-2-1 空間分工鏈

10-2-2 產品生命週期

10-2-3 產業區位空間結構變遷

11 人口組成與人口成長

11-1 人口轉型及區域發展

11-1-1 人口成長

11-1-2 人口組成

11-1-3 人口轉型

11-2 人口遷移及區域發展的關係

11-2-1 人口分布

11-2-2 人口遷移

12 都市聚落與都市化

12-1 都市化歷程

12-1-1 都市的形成與區位

12-1-2 都市化

12-1-3 都市階層

12-1-4 世界都市

12-2 都市化及城鄉關係的轉變

12-2-1 都市化

12-2-2 城鄉關係

12-3 都市結構及機能轉變

12-3-1 都市土地利用分區

12-3-2 都市機能

12-4 都市問題

12-4-1 都市的問題

12-4-2 通勤交通

12-4-3 都市更新

13 地理實察

13-1 資料蒐集及野外實察調查技能

 

13-2 實察規劃及野外調查技能

 

13-3 報告撰寫

 

14 世界的劃分

14-1 文化的分區

14-1-1 文化景觀

14-1-2 文化區

14-2 結盟的分區

14-2-1 國家結盟的意義

14-2-2 國際組織

14-3 發展程度的分區

14-3-1 環境資源

14-3-2 人類發展程度指標

14-3-3 世界三大經濟板塊

15 北美洲

15-1 自然環境

15-1-1 北美洲氣候

15-1-2 北美洲的自然地形

15-2 移民大國的經濟發展結果

15-2-1 人口移入區

15-2-2 經濟發展

15-3 都會帶及世界都市

15-3-1 都會帶

15-3-2 北美洲之世界都市

16 歐洲

16-1 優越的自然環境

16-1-1 歐洲氣候

16-1-2 歐洲_洋流

16-1-3 歐洲的自然地形

16-2 歐洲結盟之淵源及發展

16-2-1 歐盟

16-2-2 經濟核心及邊陲帶

16-3 東歐區域發展

16-3-1 東方正教

16-3-2 東歐與世界各國

16-3-3 經貿結構

16-4 個案:西班牙或義大利

16-4-1 文化資產

16-4-2 觀光產業

16-4-3 永續經營

17 東北亞

17-1 環境特色

17-1-1 島弧

17-1-2 半島

17-2 日、韓的經濟發展特色及世界經濟地位

17-2-1 東北亞經濟圈

17-2-2 跨國企業

17-2-3 泡沫經濟

17-3 觀光資源及文化產業

17-3-1 文化產業

17-3-2 東北亞的觀光資源

18 俄羅斯及國協

18-1 自然資源及發展的限制

18-1-1 地理位置

18-1-2 自然環境

18-1-3 自然資源及能源開發

18-2 二度轉型的發展政策及特色

 

19 澳洲與紐西蘭

19-1 地理環境特質及開發

19-1-1 自然景觀

19-1-2 紐奧的觀光資源

19-1-3 商業性農業

19-1-4 生態保育政策

19-2 多元族群及文化

19-2-1 移民政策

19-2-2 多元民族

19-2-3 原住民族

20 東南亞

20-1 多樣的自然環境

20-1-1 地質與地形

20-1-2 東南亞氣候

20-2 複雜的殖民歷史及其影響

20-2-1 複雜的殖民歷史

20-2-2 殖民的影響

20-3 經濟發展及結盟

20-3-1 產業特色

20-3-2 東南亞自由貿易區

20-4 個案:多島的印尼

20-4-1 人口遷移政策

20-4-2 種族衝突

20-4-3 開發及保育

21 南亞

21-1 印度半島的環境及人口問題

21-1-1 季風氣候

21-1-2 人口壓力

21-1-3 環境汙染

21-2 印度社會制度及經濟發展

21-2-1 印度社會制度

21-2-2 印度的經濟發展

22 西亞

22-1 乾燥氣候下的生活方式

22-1-1 乾燥氣候

22-1-2 適應乾燥氣候的生活方式

22-2 石油及經濟發展

22-2-1 石油資源

22-2-2 西亞的國際貿易

22-3 文化及國際政治

22-3-1 伊斯蘭文化

22-3-2 國際關係

23 中南美洲

23-1 自然環境的多樣性

23-1-1 中南美洲的地形

23-1-2 中南美洲氣候

23-2 多元合成文化的特色

23-2-1 印地安文明

23-2-2 合成文化

23-3 政治經濟的發展及困境

23-3-1 殖民地式經濟的特質

23-3-2 政治文化特質

24 非洲

24-1 非洲的自然環境及生活方式

24-1-1 氣候的特色

24-1-2 水資源的利用

24-1-3 過度開發

24-2 政治及經濟發展

24-2-1 殖民的影響

24-2-2 飢荒、疾病擴散

24-3 黑人文化

24-3-1 文化特色

24-3-2 部落文化

25 中國的區域劃分

25-1 地理區

25-1-1 傳統地理區劃分指標

25-1-2 各地理區的特色

25-2 中國三大經濟地帶

25-2-1 劃分指標

25-2-2 發展特色及影響因素

26 中國的人口及都市

26-1 中國的人口政策

26-1-1 中國人口成長對世界的影響

26-1-2 人口政策

26-2 中國的都市

26-2-1 都市政策

26-2-2 都市競爭

26-2-3 都市個案:北京市與上海市

27 中國的產業

27-1 中國的農業

27-1-1 中國農業發展特徵

27-1-2 中國農業變遷

27-2 農業個案:東北地區

27-2-1 農業發展問題

27-2-2 農業的轉型

27-3 中國的工業

27-3-1 工業區位

27-3-2 產業結構變遷

27-4 渤三角、長三角及珠三角的產業分工

27-4-1 新興資本市場

27-4-2 世界工廠

28 中國的環境

28-1 三峽大壩工程及其環境效應

28-1-1 長江洪患及其原因

28-1-2 三峽水利工程及效益

28-1-3 環境效應

28-2 水資源調節

28-2-1 華北氣候與水文特性

28-2-2 南水北調

28-3 乾旱區沙漠化之治理

28-3-1 沙漠化

28-3-2 水土保持

29 臺灣的位置及環境特色

29-1 位置

29-1-1 特色

29-1-2 影響

29-2 多樣的環境特色

29-2-1 自然景觀多樣性

29-2-2 多元文化

29-3 氣候及水文特色

29-3-1 降雨的時空分布差異

29-3-2 氣候及水平衡的關係

29-3-3 水資源

30 臺灣農業的發展及轉型

30-1 農場經營及生產類型的變遷

30-1-1 農業的經營型態及變遷

30-1-2 作物生產類型的轉變

30-2 農業發展問題及對策

30-2-1 農業問題

30-2-2 臺灣農業發展的對策

31 臺灣工業發展及貿易

31-1 產業結構的變遷

31-1-1 產業結構發展歷程

31-1-2 產業發展政策

31-2 產業區位的移轉

31-2-1 國內產業的區位選擇

31-2-2 國外產業的區位移轉

31-3 工業發展對環境的影響

 

31-4 世界重要貿易國

31-4-1 貿易在臺灣經濟所扮演的角色

31-4-2 臺灣的國際貿易

32 臺灣之區域特色及區域發展問題

32-1 區域之劃分與特色

32-1-1 臺灣區域劃分的指標

32-1-2 區域特色

32-2 區域發展問題

32-2-1 各區域內的發展問題

32-2-2 區域間發展不均的問題

33 鄉土地理專題研究

33-1 研究問題界定

33-1-1 鄉土地理的問題特性

33-1-2 鄉土地理的研究方法

33-1-3 資料整理及分析

33-2 鄉土地理調查

33-2-1 野外實察

33-2-2 結論

34 地理議題探索

34-1 地理議題

34-1-1 地理觀點

34-1-2 地理議題

34-2 當代重要地理議題

34-2-1 環境系統

34-2-2 當代重要地理議題之永續發展

34-2-3 空間規劃

34-2-4 全球化及國際關聯

34-3 地理議題研究流程

34-3-1 提出地理問題

34-3-2 地理學解決地理議題的方法

34-3-3 探究當代重要地理議題的相關策略

35 水資源

35-1 水資源的分布及開發利用

35-1-1 水資源的分布

35-1-2 水資源的開發利用

35-2 水資源的問題及對策

35-2-1 水資源的問題

35-2-2 水資源問題的解決途徑

36 糧食資源

36-1 世界糧食問題的形成

36-1-1 世界糧食問題

36-1-2 飢餓問題

36-2 糧食問題的解決策略

36-2-1 區域內解決糧食供應問題

36-2-2 國際組織解決飢荒問題

37 能源開發

37-1 能源消耗

37-1-1 經濟成長與能源消耗的關係

37-1-2 世界主要國家能源消耗的類型

37-2 能源爭奪

 

37-3 替代能源

37-3-1 可能選項

37-3-2 生質能源

38 環境災害(一):洪患

38-1 洪患發生的因素

38-1-1 自然因素

38-1-2 人文因素

38-2 洪患的預防及監測

38-2-1 洪患的預防

38-2-2 洪水監測

38-2-3 洪災的調適方式

39 環境災害(二):崩塌及土石流

39-1 崩塌及土石流發生的環境因素

39-1-1 崩塌、土石流特徵及成因

39-1-2 辨識容易發生崩塌、土石流災害的區域

39-2 崩塌、土石流的監測及防治

39-2-1 崩塌、土石流的監測

39-2-2 崩塌、土石流的防治

40 全球暖化

40-1 全球環境變遷及暖化問題

40-1-1 環境失衡的現象

40-1-2 暖化問題:溫室效應

40-2 面對全球暖化的措施

40-2-1 環境監測

40-2-2 防制措拖

41 海岸變遷

41-1 海岸地區及永續發展

41-1-1 海岸地區

41-1-2 海岸地區的永續發展

41-2 海岸變遷問題的對策

41-2-1 海岸變遷的問題

41-2-2 海岸變遷的對策

42 地景保育

42-1 地景的欣賞

42-1-1 特殊的地景

42-1-2 地景的保育

42-2 地景的評估及分區

42-2-1 地景評估

42-2-2 地景分區

42-3 生態旅遊

42-3-1 生態旅遊與地景保育的關係

42-3-2 生態旅遊與地質公園的意義

43 環境及疾病

43-1 環境及疾病的產生

43-1-1 地方病

43-1-2 傳染病

43-2 疾病的擴散及影響

43-2-1 擴散類型

43-2-2 利用GIS監測及管理疫情

44 空間規劃-社區

44-1 空間計畫原則及體系

44-1-1 空間計畫原則

44-1-2 空間計畫體系

44-2 社區總體營造的意義及功能

44-2-1 社區

44-2-2 社區總體營造

44-3 社區總體營造案例

44-3-1 都市社區

44-3-2 鄉村社區

45 空間規劃-都市

45-1 都市議題

45-1-1 都市擴張

45-1-2 都市景觀

45-2 都市計畫

45-2-1 都市計畫的意義

45-2-2 土地使用分區管制

45-3 都市發展

45-3-1 資訊化都市

45-3-2 生態都市

45-3-3 市民參與

46 空間規劃-區域計畫

46-1 區域計畫

46-1-1 區域綜合開發計劃

46-1-2 國土資訊系統

46-1-3 環境影響評估

46-2 區域計畫的案例

 

47 產業國際分工

47-1 國際分工

47-1-1 產業分工的內涵及方式

47-1-2 國際分工的效應

47-2 人力的國際流動

47-2-1 國際勞工遷移

47-2-2 跨國社會空間

48 金融及資金的流通

48-1 資金及經濟發展

48-1-1 資金在經濟發展中扮演的角色

48-1-2 現代金融業的發展

48-1-3 全球化對金融服務業的影響

48-2 金融及資金的流通(以臺灣、新加坡或德國為例)

48-2-1 外資對區域經濟、社會層面之影響

48-2-2 臺商與兩岸的人力及資金的流動

48-2-3 區域在大量引進外籍勞工後,對移入移出國的影響

49 區域結盟及地方發展

49-1 區域結盟及地方發展

49-1-1 全球化

49-1-2 在地化

49-2 區域結盟

49-2-1 區域結盟的成因

49-2-2 區域結盟的影響

49-3 全球化下的地方發展

49-3-1 全球在地化

49-3-2 地方發展策略

49-4 個案(APEC或東協)